《養老機構崗位設置及人員配備規范》
2023-11-20 15:46:20
詳細介紹
為母親過節最早源于古希臘的民間習俗,也是美國法定的全國性節日,定位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行。在我國古有“孟母三遷”一說,見于西漢·劉向《烈女傳·卷一·母儀》:“孟子生有淑質,幼被慈母三遷之教”。2006年我國將農歷的四月初二孟子的生日這一天定為母親節。
在2023年5月13日上午,天津市北辰區宜趙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、寧寧媽社區服務中心、河北工業大學化工學院三方共同舉辦了"感恩母親,母愛永恒"的母親節活動。寧寧媽老年志愿者、朗誦隊成員、大學生志愿者們歡聚一堂,共同分享母親的故事,衷心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之情。
萬愛千恩百苦,疼我孰知父母?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。仉姨開場就點亮了主題---歌頌了母親的偉大!母親一生扮演很多角色,不僅需要處理好與父母、丈夫、孩子的關系,她們自己也有健康、美麗等需求;朗誦隊的蘇老師帶來了一首詩《母愛》,內容是一個母親為保護孩子奉獻生命的故事;馬老師講述的是自己和母親的故事;后兩位老師一起帶領大家朗誦了《游子吟》,將活動的氛圍推向了高潮。
接下來的是“認識父母”,父母和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,所以他們的想法做法都會受他們那個時代的影響,和我們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,這就需要我們去認識父母,了解他們的經歷,學會換位思考。“我是南方人,母親是北方人,所以吃的水果呀,生活習慣啊都會有所不同,我老是過著少爺小姐的生活,后來我老姨說:閨女你都不知道你媽怎么死的,是乳腺癌,我意識到對媽媽太不關心了”,劉老師分享了的她的故事。陳老師說“思考一下為什么五六個子女,母親還要去敬老院呢?”子女們還是應該珍惜孝順母親的機會,多關心母親,不要等以后追悔莫及。大學生志愿者們深情的發言也體現了自己對母親的感恩,沒有辜負母親們的期望。
老年志愿者們開始講述理解子女。陳老師說“我們從娘家出來就一個‘盼’字,孩子從讀書到中考到高考到買房結婚,就是‘盼’的過程”,如果兒女不盡人意,母親內心也會有不平衡。陳老師現在成為了寧寧媽平臺的志愿者,她認為自己有能力多幫孩子們一些,因為孩子們也很辛苦,通過在平臺做事中學習她自己也變得更加心胸開闊了。大家輪流發言,吐露自己的心聲、交流感悟,一定要與時俱進跟著社會的發展,才能理解兒女們。
“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……”“世上只有媽媽好……”黨代表王大爺唱出了大家感恩母親的心聲,歌聲伴著大家的拍手聲,使活動氛圍再次推向了高潮!
中華民族的母親節一面提倡母愛、母教;一面提倡愛母、孝親。父母給予了子女生命,對子女是本能的無私的慈愛,我國設立的中華母親節,就是為了讓天下父母的愛心得以彰顯,讓天下子女的孝心得到到喚醒用心表達。我們要時時體悟母親的愛,要把母親節深深地扎根在心里面。